放在蓉城小餐館桌上的有些餐巾紙,不僅紙張薄,而且上面可清楚看到不少黑色的顆粒物。誰也沒有想到,食客用來擦嘴的餐巾紙卻如此臟。質監(jiān)部門負責人稱,餐巾紙必須用木材、草類、竹子等原生纖維作原料,不得使用任何回收紙、紙張印刷品、紙制品及其他回收纖維狀物質作原料。但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我市一些小餐館內用的餐巾紙,是廢舊紙“再生”而成的。
據(jù)知情者向記者爆料,成都一些小餐館用的劣質餐巾紙也叫“再生紙”,主要的生產原料是一些廢舊的報紙和紙板,經過回收處理后,打上“餐廳專用”的字樣。前日和昨日,記者對我市城郊接合部的一些小型造紙廠進行了調查,發(fā)現(xiàn)餐巾紙生產存在不少問題。
在洞子口附近,記者見到一名騎著三輪車推銷各種卷紙和散裝衛(wèi)生紙的商販。記者以新開一家火鍋店需要大量餐巾紙為由和他攀談上,商販向記者推薦了他經常進貨的一家生產餐巾紙的作坊。在他的帶領下,記者在陸家村靠近大豐鎮(zhèn)的一偏僻農家小院內找到了這家小作坊。
記者看到,該作坊內堆放著大量回收來的報紙和包裝紙箱。記者轉了一圈,沒有看到有任何防蠅、防蟲、防鼠的三防設施,也沒有看到消毒專用的紫光燈。院子左側是加工場所,三臺機器正轟鳴著,兩名小工把這些廢紙放進機器里。
小工介紹,這些廢紙經過攪拌后變成紙漿,然后還要進行蒸煮。記者看到,廢舊紙張經過打碎后,送到另外一臺機器上進行增白和脫墨處理。只見一名小工將一種白色粉末狀的增白劑加入到機器中,不一會兒,雪白的紙張就加工而成。這些紙張被打印上各種形狀的印花后,再加上精美的外包裝,就進入銷售環(huán)節(jié);成色稍差的紙被成捆堆放在另一操作臺上。“這些紙就是一般的小館子用的餐巾紙。”小工說。
據(jù)作坊一負責人稱,小館子一般會選擇“散片紙”,論斤售賣,有5元一斤、6元一斤、8元一斤三種規(guī)格。
省質監(jiān)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對于一次性的餐巾紙,國家質檢總局在《一次性生活用紙生產加工企業(yè)監(jiān)督整治規(guī)定》中要求:生產餐巾紙,只可以使用木材、草類、竹子等原生纖維作原料,不得使用任何回收紙、紙張印刷品、紙制品及其他回收纖維狀物質作原料。該負責人稱,目前有不少小型造紙作坊,把回收的報紙、垃圾紙經過簡單的處理加工成餐巾紙,這些劣質的餐巾紙可能帶有一些病菌、熒光增白劑、滑石粉,用來擦嘴這些物質可能被吃進去,對身體造成危害。質監(jiān)部門提醒,小餐館的餐巾紙盡量少用。(江。